崞县方言俗语之二:传统喜歌与传统连字

2023-05-10 14:56:27

█ 崞阳景明门,山西他山石拍摄


传统喜歌

喜歌曾经是流行广泛的民间歌谣, 属于仪式歌的一种。人们遇婚嫁、生子、建房、开业等喜庆事项时,即兴表演的具有祝颂、祈福、去煞、感恩、惜别等属性的歌谣,又称喜词、喜话、彩词、四言八句、大四句等。比如在婚礼迎娶新人下轿进门的过程中,司仪高声念诵喜歌,既是程序的一部分,也烘托气氛更加热闹。喜歌内容各有千秋,文化素养,口语能力,音调节奏,戏谑打逗,笑声迭起。喜歌据说起于唐末五代,源远流长,但是社会变迁使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几近失传。本人只见过一次有人念喜歌,东家邀请入席进餐。果然流利通顺,妙语连珠,高潮迭起,富有文采。可惜当时并未记录,现在甚至想不起具体内容来了。

喜歌多为口口相传,即兴发挥,文字资料极少。现将收集到手的婚嫁喜歌呈列于后,添砖加瓦。

收集时李文新老师给予大力支持, 也在网上吸取了阎岩先生、五峰居士、狄森梧先生等提供的内容,在此一并致谢。

 

1、新人下轿

司仪手端盘子,放有干草圪节、料豆、红枣,用手抓起边撒边念:

 

一把草,一把料,

请得新人下了轿。

新媳妇穿的米黄鞋(hai),

一只蛋跟一只歪,

红袄袄,绿裤裤,

就像嫦娥下界来。

 

新人下轿贵人搀,

一搀搀到龙凤庵。

满街满院撒金钱,

公公喜,婆婆喜,

大姑子喜,小叔子喜,

亲戚六人嘴呲起!

 

石榴开花满院红,

媳妇进了福圪洞。

 

2、小念喜

     

进院往棚口看,

香斗牌位摆的全,

二位新人往上站,

先拜天地再喝面,

一拜天地恩情在,

二拜高堂福寿长,

三拜夫妻多和合,

相亲相爱过一

 

     瑞气临门五福祥。

     看新郎,人材俊,

     面似桃花玉玲珑。

     看新娘,真袭人,

     貌似天仙下凡尘。

     你二人,心连心,

    和和美美度光阴。

    手牵手,肩并肩,

    恩恩爱爱打江山。

    念喜一段先开言,

    祝福二人到百年。

 

3、拜人前

     荞麦三棱谷穗圆,

     十里乡俗不一般。

     金针开花直杆杆,

     走路咱得随弯弯。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传统文化老规矩,

     新风气,新观念,

     简单方便新办法,

     有甚不周不到不合适,

     各位亲戚朋友们

     担带谅解多宽容。

     和咱东家不相干,

     办事人等总承担!

 

  

   1、新人下轿

    新人请起

    贵人下轿

    伸出描花手,

    请出贵人来。

 

2、传代

    新人传囗袋,

    一代传十代,

十代传百代,

百代传千代,

千代万万代。

 

3、卷折子

我卷折子细细高,

新人初走这一遭。

 

4、观房

一进客厅把头抬,

五色绒珠挂下来,

步步走的金阶地,

一道龙门双扇开,

移动步,到华堂,

观见一付对联挂两傍,

上一句,长命富贵,

下一句,金玉满堂。

 

5、看新娘  

手拿红纸念,

 

照照新人面,

上照照珠纱盖顶,

下照照丹凤朝阳。

照照新人眉毛柳弯,

照照新眼睛桃花色,

照照鼻子好象珍珠花,

脸搽胭脂粉,

一嘴糯米牙,

大红袄,前襟太阳花,

后襟月亮花,

大红裙,花沉沉,

绣上鸡冠花,

小花鞋,软叶帮,

白银裹足带莲花。

双手捧起红烛台,

点起红烛笑花开,

一对红烛两面排,

麒麟送子,

必定要做状元郎。

 

6、送房

(1) 破果碟:

麻元生来园又园,

赛过紫州福寿全,

粒粒珍珠生贵子,

将来必定中状元。

(2) 点花烛

洞房花烛夜,

紫薇花对紫薇郎,

(3) 戮窗户:

一把红漆筷,

戮破窗棂纸,

站在窗户外,

     望见贵人来。

     一戳荣华富贵,贵如天子。

     二戳金玉满堂,高堂玉照。

     三戳状元及第,唯一财主。

     四戳事事如意,意在宇宙。

     五戳五子登科,科登魁首。

     六戳六六双全,

七戳七子团圆,

八戳八仙过海,

九戳九子十成,

十戳百子成龙。

4)送房歌

一、请新郎

一对花烛一对台,我请新郎出房来,

新郎请在上面坐,送财童子坐两排。

二、点花烛

花烛拆封,喜气冲冲,

花烛拿起, 诸公见喜,

烛头对烛头,养个儿子做诸侯。

三、烛上插花

花烛点得亮堂堂,一对鲜花插两旁,

左边插上金鸡叫,右边插上凤凰翔。

 

四、插花帽

一对鲜花鲜又鲜, 插在新郎帽两边,

东一朵来西一朵,好像牛郎降九天。

五、送房开始

一对花烛一对台,我请新郎站起来,

花烛前面来领路,好像八仙过海来。

六、敬酒

一杯酒敬天地,二杯酒敬家堂,

三杯酒敬灶堂,四杯酒敬新郎。

新郎喝了这杯酒,来年生个胖儿郎。

七、请新娘喝酒更衣

一对花烛放光彩,我请新娘下床来,

下床来,下床来,听我司仪来安排。

五杯酒敬新郎,六杯酒敬新娘,

二人同喝交杯酒,白头到老福寿长。

七杯酒敬新娘,八杯酒敬新郎。

喜酒要喝喜成双,荣华富贵子满堂。

八、送房

一对花烛亮堂堂,新娘房里好嫁妆,

好嫁妆来好嫁妆,物满橱来衣满箱,

一对红烛红彤彤,新娘脸上象芙蓉,

郎才女貌配成双,好比天仙下九重。

 

传统儿歌

儿歌沿袭已久,是人们生活劳作中创造的又一种口头文化,富有地域和时代特色。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它是儿童文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儿歌是民歌的一种,全国各地都有。内容多反映儿童的生活,传播生活、生产知识等。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词句音韵流畅,易于上口,曲调接近语言音调,节奏轻快,有独唱或对唱,通俗易懂,易学易记;和颜悦色,风趣幽默,连贯流畅,反射生活。不仅有利于孩子学习语言,启迪心智。即使成人念起来,也不失为一种知识积淀和温馨回忆。可惜的是生活节奏加快,文化传承断层,有多少好东西失传了?无不令人扼腕叹息。现把与辛卯柱先生一道收集到手的当地儿歌整理如后,同时也在网上吸取了阎岩先生、狄森梧先生提供的内容,在此一并致谢。

 

嗷、嗷,捣捣睡,

捣烂谷儿喂鸡鸡,

喂下鸡鸡做甚呀?

下蛋蛋。

下了蛋蛋做甚呀?

卖钱钱。

卖下钱钱做甚呀?

买羊羊。

买下羊羊做甚呀?

搔毛毛。

搔下毛毛做甚呀?

擀毡毡。

擀下毡毡做甚呀?

坐姥娘。

姥娘一外屁,

崩了娃娃十里地,

捡回来,土腥气,

冒了哇,舍不得。

 

扁豆奶,奶秀才,

秀才不吃扁豆奶。

 

扁担扁担软溜溜,

担上黄米下忻州。

忻州爱我的好黄米,

我爱忻州大闺女。

生得俏,长得妙,

细吹细打五乘轿。

坐上轿,昏得俄,

喝碗长命面香得俄,

俺汉俄看见亲得俄,

半夜睡下捣挖俄。

……

……

娃娃娃娃不要哭。

你娘明儿过满月。

 

大簸箕,抓小鸡

小鸡不怕你,

两把镰刀杀了你,

圪都圪都吃了你。

 

大雁大雁摆字来,

一会儿摆成一字来,

一会儿摆成人字来。

大明,小明咧,

桃树上有了圪狸咧,

娃娃拿上棍棍打圪狸

泼溜泼拉全飞咧,

 

点一点二连点三,

点住王八算谁得?

推车的,挖米的,

扑溜扑拉吃屎的。

 

爹十七,娘十八,

哥哥十九我二十,

我在南京做买卖,

回来生下个俺奶奶。

     故意颠倒年纪次序,逗娃娃们笑,启发逻辑思维。

 

豆芽菜水冲冲,

媳妇灶火骂公公,

公公用他拐棍拐,

媳妇掏出奶来摔,

摔下滿嘴胡彩彩,

不咋不咋好甜的奶,

叫声媳妇

你再摔来再摔来。

 

短你钱给你钱,

树上滴下榆钱钱,

滴到磨眼长成椽,

长成椽解下板,

解下板俄卖下钱,

活人短不下你死人钱。

 

二圪旦挑小蒜,

一挑挑下二升半,

和咱老婆吃了个倩。

 

二黄毛,

担水浇葡萄,

萄萄架跌倒咧,

吓得二黄毛偷跑咧,

 

二十三吃粞板,

吃不上粞板啃脚板。

 

圪朵儿圪朵儿散一散,

不要叫老娘见一见。

 

圪朵圪朵开花来,

你呀开下什么花?

铲铲花?

铲了娃娃尾巴巴。

    

各回各家,

狼吃尾巴。

 

咕咕明,盏盏开,

黑夜梦见姐姐来。

红眼婆婆不叫来,

把住车沿哭着来。

 

咕咕,上草垛,

你娘不给你娶老婆,

一娶娶下十八个,

红眼.扯嘴.

瘸胳膊膊,拐腿。

 

鸪鸪鸠,熬稀粥,

稀粥稀,加上米,

稀粥稠,加上水。

 

红蛾白蛾落地来,

大哥二哥耕地来。

 

红袄袄,绿裤裤,

定盘碗的媳妇妇。

 

哼咳,压酸菜,

你爷背上你奶奶,

你奶奶好吃烂酸菜。

 

后炕啊听门,

锅头上啊吹灯,

当中的啊歇心。

 

灰葫芦灰,

花葫芦花,

灰娘养下灰娃娃。

 

鸡鸡龙,跑马城,

马城爱,爱谁勒,

爱你外新骡新马勒,

新骡新马不在勒,

就把你外旧骡旧马将就上!

 

家罢家,卖豆渣,

卖不了豆渣回不了家,

回了家,老婆打,

“老婆老婆你不要打,

我给你烧火引娃娃。

 

茭皮皮,上房姨姨,

姨夫戴得纱纱帽,

姨姨坐得花花轿

 

开昧一十六,

我是你大舅。

 

狼打柴,狗烧火,

猫儿在炕上捏窝窝。

捏几个?十八个。

你一个,俄一个,

给咱大哥留一个。

那个哩?猫叼啦!

猫哩?上山了。

山哩?雪埋了。

雪哩?消水了。

水哩?和泥了。

泥哩?砌墙了。

墙哩?小猪拱倒了。

 

老娘娘的足,

吃不住个捏,

一捏捏下个辣角角,

唵咦,小脚味。

 

骆驼骆驼大板脚,

你妈不给你绞小脚。

 

哪儿的?崞县的,

篜下干粮是谷面的,

吃上一个哇?

老婆数见的。

 

汽车汽车我不怕,

我给汽车打电话,

汽车夸我是好娃娃。

 

拖锯拉锯,

解板卖钱。

 

新年到,新年到,

穿新衣,戴新帽,

又吃馍馍又放炮。

 

小弟弟,

上房姨姨。

姨姨坐得花花轿,

姨夫戴得乌纱帽,

哇呜哇,吹牛号,

细吹细打五乘轿,

弟弟乐得拍手跳,

爹爹妈妈哈哈笑。

 

小手手,耍土土,

小嘴嘴,吃豆豆,

小眼眼,舅舅,

小脚板板走路路。

    见《忻州地区歌谣集成》369页,我族辛妙团提供。

 

小娃娃,会耍土,

磨烂裤子没人补,

亲娘死在阴曹地,

娶下后娘不成器。

 

旋风旋风你是鬼,

我是阎王不怕你

 

鸦雀喳,枝压

公公担着水来勒,

婆婆挖着米来勒,

媳妇毛刺乍股起来勒。

 

鸦雀喳,枣枝压,

谁来呀?俺亲家

亲家亲家你快上炕,

那闺女真不像样,

头不梳,脸不洗,

灶火的灰攒成堆,

大车拉来小车推。

 

月明亮瓦瓦,

强盗偷米面,

聋子听见了,

拐子就撵赶,

一撵撵到小原平,

打上锣鼓唱院戏,

院戏不唱了,

屁股烂下巷廊了。

 

小娃娃受了惊吓丢了魂,将他穿的红腰兜搭在灶火门口,拿一小碗盛满小米,外盖一块黑布,在灶君爷前出惊(ji)叫魂:

 

灶君爷灶君爷你姓李

你给咱娃出出惊(ji)

猫吓来,狗吓来?

人吓来,神吓来?

……

次日碗小米表面出现豁子,或似鸡爪.或似狗蹄,于是推断得病原委。

 

传统连字

传统连字游戏,类似语法修辞顶针,指用前一句结尾字作为后一句开头,使相邻分句蝉联。《木兰诗》中: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即为顶针名句。现在所说连字游戏则是古代不识字的人用方言俗语演绎的,更有生活气息。其构思精巧,加上谐音,把许多俗话故事串在一起,妙语连珠,亦庄亦谐,前后呼应,一气呵成。不仅锻炼记忆,而且趣味横生。当今兴起的成语接龙或有相似之处,其实识字者甚至是高学历者从不识字文盲角度来看,就能体会达到如此效果的难度!

现与辛兰喜、麻富卯、尚彩芳,贾玉海、辛万才收集整理如下:

 

1.此之为习句之道也

有个小孩在私塾读书很用功,这天早晨一直背书:“此之为习句之道也”, 顾不上吃饭。他娘做好饭,经由了几次孩子也不为所动,害怕背不过老师责罚。他娘只好说:我给你把这句话记住,等你吃过饭再念,好不好。孩子勉强答应,把饭吃了。可是他娘本来没有读过书,怎么能记住这么拗口的话呢?当然是忘了。孩子念书也就是记下点口呱呱,又不认识字,一忘记就不会念了,气得直哭:我说不要吃饭。你要害捣我,这下好了,非得挨打不行。跟前也没有个识文断字的人,请谁来救急呢?突然想起村里有个会连字的邹先生,虽然不识字,可是根据只言片语往往能邹出原话,只好把邹先生请来,喝水抽烟,盘腿坐定。问明原委,抬头看见门后有杆抢,于是开言:

门后立得一杆枪,枪有长八长,长坂坡,坡头望月,月中丹桂,桂花香,想娘家,娘家远,远有近,晋戟打朝,朝天镫,镫里藏身,申公豹,豹头獾眼猛张飞,飞鬼刘庆,庆八十,十个苶子九个巧,巧冤家,家家观世音,因风起火,火烧战船,船打不落浆,江湖雨,雨地山河转,转狼牙,狼牙棒,棒打雁门关,关照天下财,才连银汉,汉接如此,此之为习句之道也。

话一出口,孩子喜眉笑眼的直喊:就是这句!这下会了。

 

2.天地元黄

年过花甲的张老头,知识面宽,能言善辩,学生们读书忘掉几个字,或者一句话,他总能诌个差不多。人们称之为诌先生。

有个孩子读着天地元黄四个字从学校走回家来。一进门看见热腾腾的油饼,拿起来就吃,早把那句话忘得干干净净了。等到吃好了才想起来还有背书的重要任务,于是嚎啕大哭起来。母亲也不明白吃的好好为何哭开了?问清原委,急忙把隔壁诌先生请来。张先生毫不含糊,眯缝起双眼,胡子一动一动的说:

诌,走马观花;观,冠冕堂皇;堂,神堂古庙;古,铜锣戏鼓;戏,牛毛鬼细;细,指东画西;划,难写难画;难,刀里云南;云,五色鲜云;鲜,八洞神仙;神,胡打乱神;乱,三反四乱;四,狗仗人势;人,长大成人;成,十二连城;连,三寸金莲;金,十万黄金;黄,天地元黄!

这下该小孩高兴了,就是天地元黄,就是天地元黄!

见:王书东,张春主编《静乐民间文学》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7.第一版,118页,李亮宽整理。

 

3.大学之道

我县默都一带另一个类似的故事,也挺有意思。

有个孩子下学读着“大学之道”四个字回到家里,看见他娘把饭做好摆在炕上,他也饿的实在忍不住,早把那背书的事扔到爪哇国去了。等放下碗筷才想起还有背书这件事来,于是看着他娘吱吱的哭开了。他娘也不知道这是怎了,问也不吭声,只能请见多识广的本家贾先生前来帮忙。

贾先生不愧是见过世面的人,三下两下就闹清楚娃娃不高兴的原因,这不算事,我邹也不愁给你邹出来,指着炕上的菜碟子说:

菜碟菜盘菜如秀,秀,,央,杨家辈辈忠良,良,粮草不足,足足足拍拍,拍拍拍打打,打大学之道。

娃娃一听欢欢喜喜的背上书包念书去了。

 

    把三段格式不同的文字收集在此,说明好多地方都有这种体裁。


推荐阅读:

崞县方言俗语

崞县方言俗语之二:传统谜语与传统笑话

崞阳漫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壮歌分享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