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与我的学生就要分别了。不知不觉,我与他们已经共处三年。其间,我饱尝了各种酸甜苦辣,一切都成为过往,可以想,仿佛也可以不想。人生难得是相逢,共度三年更可贵。分别时,我静静地站在原地,目送学生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他们消失在视野之外。他们用背影默默地告诉我:不必追。
记得小学毕业时,老师给我们唱了一首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首歌的名字叫《送别》。那时候,我并不理解含义,不曾有过离别,也听不出沧桑,只觉得歌词和旋律都很优美。回想一下,老师当时的表情,应该隐藏着一些什么故事。
“长亭外,古道边”,这是我记忆中最早的送别之地。长亭、古道,我从不曾见过,应该是个很美丽的地方吧。后来,我注意到,村里人送人都是送到村头的大柳树下,听说那棵大柳树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人们站在那里说一会儿话,然后就挥手告别。
上初中了,学校离我的村子大约有七八里地。学校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住校,每周回家一次。开学那天,母亲也是在那棵大柳树下送我的。当时,我的心里憧憬着新学校,憧憬着外面的世界,根本没有听清母亲说了些什么。
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总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好像丢了什么东西似的,后来竟然呜呜地哭起来,哭了好久好久。第二天,我发现枕头湿了一大片。那个夜晚,我第一次品尝到了分别的滋味,但不知如何言说。
后来,我考上了县城的师范学校,学校离家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父亲母亲送我去学校,报到结束后,我们去了一个小饭馆。父亲点了很多菜,母亲一个劲地给我夹菜,让我多吃点儿。吃完饭,他们要坐车回家,我要回学校。
分别前,母亲拉住我的手说:“你要多注意安全,不要一个人独自出校门;夜里睡觉要盖好被子,当心冻着;要吃热饭,吃冷饭容易闹肚子;天冷了,就多穿一些衣服,不要着凉……”我嫌她太絮叨,就催他们赶紧走。那一夜,我梦见了家,梦见了父母,梦见了家里的小菜园,梦见了家里养的小猫……梦中醒来,周围一片漆黑,听着同学们微微的鼾声,不争气的眼泪又流出来了。我害怕惊醒同学,不敢出声,就抱头钻进被窝里,任泪水恣肆地奔流……
每次离家外出,母亲都是把我送到村头的大柳树下。我走出去了很远,回头一看,母亲还是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母亲的心里也应该藏着一些什么故事吧。
我想起了胡洪侠《从此生活有了远方》里面的一段话:要走了,父亲母亲送我到胡同口,还要往前送。我说:“你们回去吧,过年的时候我就回来了。”父亲说:“走吧走吧,想家就写信回来。”母亲独自继续往前走。自行车走出老远了,我回头,见母亲还在往前走。我知道从此真的是出远门了:母亲送你有多远,你前面的路就有多远。
师范毕业以后,我留在县城里教书,从此就很少回家。我听说,我不在家的时候,母亲经常静静地站在村头大柳树下,长时间地看着那一条通向远方的乡间土路……
二十多年前,我的第一届学生毕业时,他们都哭了。他们送给我鲜花和一些小礼物,然后向我道别,有的边走边挥手,有的拉着我的手久久不放,有的甚至扑进我怀里。那一刻,我也被感动得流泪了。学生们走了,从此也许真的走了。
学校的不远处有一片海,我满怀伤感,独自一人来到了海边。天上云卷云舒,海水潮涨潮落,与学生共度的时光又一幕幕浮现于眼前……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歌声再次在我的耳边回响。这时,我终于读懂了小学老师心里隐藏着的故事。
我特别喜欢读龙应台的《目送》,里面写了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这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佛说,百年修得同船渡。母与子,师与生,人与人,有缘走到一起,有缘一路同行,但是不可能一生相依相伴,因为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所以说,分别是必然的,但分别总离不开一个字,那就是“爱”。
梁实秋说:“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的风雨,我要去接你。”这是值得欣赏的一种心情。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通讯手段、交通工具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得很近很近,分别这件事已不像从前有那么深刻的意义,也许不需要太多的不舍、伤感和牵挂。分别以后,我们更期待下一次的相遇。
我的学生,今后,我将长久地谈论你们的好。我不知道能否见证你们的未来,也不知道能否再次与你们相遇,看着你们渐行渐远的背影,我默默地送上一句真诚而美好的祝福: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山东省日照市外国语学校 吕爱军 文)
普通版100.00元 / 份 礼品版130.00元 / 份
发行电话:010-62003852